15年,河南26岁女子外出旅游,从1400米高空坠落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e世博主站 > 新闻动态 > 15年,河南26岁女子外出旅游,从1400米高空坠落
15年,河南26岁女子外出旅游,从1400米高空坠落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2015年9月12日下午3点17分,张家界天门山的观景平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26岁的河南女子林晓曼感觉腰间骤然一松,还没等她反应过来,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地向后倾倒。她惊恐地瞪大双眼,看着脚下那片飞速远离的苍翠山体,耳边呼啸的风声裹挟着恐惧灌入耳膜,“救命!绳子断了!”这声凄厉的呼喊,瞬间被吞噬在空旷而深邃的山谷中。远处的游客们惊恐地指着天空,只见一个身影如同断线的风筝,在1400米的高空划出一道令人心惊的弧线,急速坠落。

林晓曼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,父亲林建国在纺织厂当维修工,母亲李秀兰在菜市场卖菜。尽管家境并不富裕,但父母对她疼爱有加。从小,林晓曼就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,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。她常对父母说:“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带你们去看外面的世界。”高考那年,林晓曼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告专业,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。

工作后的林晓曼,生活逐渐稳定下来,但她内心一直渴望着去体验不同的人生。2015年夏天,她在刷社交媒体时,被张家界天门山推出的“高空挑战”项目深深吸引。宣传页面上,参与者在蓝天白云间漫步的画面,搭配着“给你一次与天空亲密接触的机会”的文案,让她热血沸腾。她兴奋地把链接转发到同事群里:“你们看这个!我一定要去试试,这种刺激的体验一辈子能有几次!”同事王芳皱着眉头回复:“小曼,这种极限运动太危险了,你还是别去了。”林晓曼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:“没事,人家景区肯定有安全保障,我都查过攻略了!很多人玩过都说好!”

9月11日,林晓曼怀着期待的心情,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张家界的旅程。抵达天门山景区后,她在项目出发点排队时,注意到前面的一位游客正在和工作人员争论。游客指着安全绳说:“这绳子都起毛了,能安全吗?”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回答:“放心吧,每天都检查的,有问题我们还能让你用?别耽误后面的人!”林晓曼心里咯噔一下,但看到周围其他游客都一脸轻松,便安慰自己是多心了。

轮到林晓曼时,工作人员递给她一份安全协议,语气平淡地说:“签了这个,确认你已知晓风险,就可以准备挑战了。”林晓曼快速浏览了一遍协议,密密麻麻的条款中,“风险自负”“景区不承担任何意外责任”等字样格外醒目。她犹豫了一下,工作人员却催促道:“快点签,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呢。”想着即将开始的刺激体验,林晓曼一咬牙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穿戴装备时,林晓曼再次发现安全绳存在问题,磨损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线头。她拉住工作人员:“师傅,这绳子看着不太结实啊,真的没问题吗?”工作人员瞟了一眼,敷衍地说:“说了没问题!我们每天都检查的,你要是害怕就别玩,别耽误大家时间!”林晓曼环顾四周,看到其他游客都顺利出发,心想或许是自己过于谨慎,便打消了顾虑。

当林晓曼站在观景平台边缘,准备挑战时,她深吸一口气,回头对旁边的工作人员喊:“准备好了!”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“开始”,她迈出了第一步。起初,一切都很顺利,林晓曼享受着高空带来的刺激,还对着远处的游客挥手微笑。然而,当她走到三分之一路程时,突然感觉腰间一松,低头一看,安全绳竟然断开了。那一刻,恐惧、绝望和不甘涌上心头,她拼命挥舞着手臂,试图抓住什么,但一切都是徒劳。

事故发生后,景区立刻封锁了现场并展开救援。当搜救人员找到林晓曼时,她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。这个噩耗传到林晓曼父母耳中时,李秀兰当场昏厥,林建国握着手机的手不停地颤抖,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。赶到景区后,林建国红着眼睛,死死拉住景区负责人张成的胳膊质问:“我女儿好好的去玩,怎么就没了?你们到底有没有尽到安全责任?”张成却不慌不忙地拿出那份安全协议,说:“林先生,晓曼签了协议,明确知晓风险,我们已经尽到告知义务了。”

林建国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,他决定为女儿讨回公道。他联系了律师周明,周明在了解情况后,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:“林先生,虽然有协议,但景区如果存在安全隐患,就不能完全免责,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”在周明的帮助下,林建国开始收集证据。他们走访了当天的游客,发现有不少人都曾对安全绳的安全性提出过质疑;还调取了景区的监控录像,发现设备检查记录存在明显造假痕迹。

在与景区的谈判过程中,双方发生了多次激烈冲突。张成态度强硬:“我们最多出于人道主义补偿你们十万,再多没有!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,你们别想讹诈!”林建国气得浑身发抖:“十万?我女儿的命就值十万?你们明知设备有问题还让游客用,这就是谋杀!”谈判破裂后,林建国一纸诉状将景区告上了法庭。

法庭上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。景区方律师自信满满地说:“林晓曼签署了风险告知协议,应当自行承担后果。而且我们在项目周边设置了大量安全提示,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。”林建国“腾”地一下站起来,声音哽咽:“那安全绳有问题怎么解释?我女儿提出质疑时,你们的工作人员不当回事,这就是你们的保障?”

周明律师随后出示了关键证据——景区设备维修记录的原始档案。记录显示,出事的安全绳已经超过半年没有进行更换和维护,远远超出了正常使用期限。他严肃地说:“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》,景区对游客负有安全保障义务。被告明知设备存在隐患,却未及时处理,存在重大过错,应当对林晓曼的死亡承担主要责任。而且,该安全协议中的免责条款,免除了景区的法定责任,排除了游客的主要权利,应属无效条款。”

景区方律师还试图狡辩:“即便设备存在问题,林晓曼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也应该对自身安全尽到注意义务……”周明立刻反驳:“注意义务不是无限的!景区作为专业的旅游服务提供者,有责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。游客基于对景区的信任参与项目,却因景区的过失失去生命,被告必须为此付出代价!”

经过多次庭审,法院最终作出判决:景区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承担80%的赔偿责任,需向林晓曼家属支付包括死亡赔偿金、丧葬费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内的共计120万元;同时认定安全协议中的免责条款无效。

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,林建国站在女儿的墓前,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。他轻轻抚摸着墓碑上女儿的照片,哽咽着说:“小曼,爸给你讨回公道了。”这场悲剧,不仅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,也给所有旅游景区敲响了警钟:安全保障容不得半点侥幸和敷衍,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而对于游客来说,在追求刺激体验的同时,更要保持警惕,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《15年,河南26岁女子外出旅游,从1400米高空坠落》情节稍有润色虚构,如有雷同属巧合;图片均为网图,配合叙事;原创文章,请勿转载抄袭。